气体透过率测试仪易损件清单及更换流程
更新时间:2025-09-04 点击次数:15次
气体透过率测试仪(如压差法、等压法设备)用于检测薄膜、复合包装材料的气体阻隔性能,其长期运行中因气体流动、压力变化及样品接触,部分部件易出现磨损或性能衰减。明确易损件清单并掌握标准化更换流程,是保障测试精度与设备寿命的关键。
一、常见易损件清单
1.气体渗透膜/测试膜夹具密封圈:压差法设备中,渗透膜(如聚酰亚胺、聚酯材质)用于分隔高低压腔,长期接触测试气体(如氧气、二氧化碳)或高温(>50℃)易老化破裂;夹具密封圈(通常为硅胶或氟橡胶)因反复夹持样品,易变形、硬化导致漏气。
2.压力传感器保护滤芯:位于气体进出口的滤芯(如烧结金属网或聚四氟乙烯滤膜),用于过滤颗粒杂质,避免堵塞传感器,但长期使用后会被粉尘或油污堵塞,影响压力信号准确性。
3.流量控制阀与电磁阀:调节气体流量的精密阀体(如比例阀、针阀),因频繁启闭或气体腐蚀(如高湿度环境下的水汽侵蚀),阀芯易磨损,导致流量控制偏差(如设定100mL/min实际波动±10%)。
4.O型圈与管路接头密封件:连接气路(如高压氮气、氦气)的O型圈(材质多为丁腈橡胶或全氟橡胶)及快插接头密封垫,受压力循环(0~1MPa)和化学介质影响,易弹性下降、断裂,引发气体泄漏。
5.样品夹持模具:用于固定薄膜/片材的金属模具(如铝合金或不锈钢),若样品边缘锋利(如撕拉后的包装材料)或夹持力过大,可能导致模具压痕变形,影响测试区域平整度。

二、标准化更换流程
1.准备工作:断开设备电源与气源,佩戴防静电手套,准备与原型号匹配的易损件(需提供设备序列号向厂家订购,避免尺寸/材质偏差)。
2.渗透膜/密封圈更换:打开测试腔体,取出旧渗透膜(注意勿划伤腔体内壁),用无水乙醇清洁夹具密封面后,安装新膜并压紧夹具(确保无褶皱),更换密封圈时需涂抹少量硅脂(增强密封性)。
3.压力传感器滤芯维护:拆卸传感器保护罩,取出旧滤芯(观察是否堵塞发黑),用压缩空气反向吹扫滤芯座,安装新滤芯后测试气路密封性(用肥皂水检查接口无气泡)。
4.阀体与密封件更换:关闭相关气路阀门,拆卸旧流量阀(记录安装方向),用专用工具更换阀芯(如针阀需调整开度至出厂设定值);O型圈更换时需用润滑剂(如硅油)辅助安装,避免拉伤。
5.调试验证:更换后重新校准设备(如用标准膜测试气体透过率,偏差应≤±2%),检查气路压力稳定性(波动<0.01MPa)及流量控制精度(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≤±5%)。
规范管理易损件并严格执行更换流程,可有效减少测试误差(如气体泄漏导致的低透过率假象),确保气体透过率测试仪长期稳定运行,为包装材料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数据支撑。